苹果属典型呼吸跃变型果品,采后具有明显的后熟过程,果实内的淀粉会逐渐转化成糖,酸度降低,果实退绿转黄,硬度降低。长期的不当储存,会造成苹果变得质地绵软、失脆、少汁,进而衰败、变质、腐烂。因此,合理地储存苹果对于保持苹果的商品性以及流通性具有重要意义。
1.主要储存方式
(1)简易储存。指不具备固定储存库设施,而是利用自然环境条件来进行的窖藏等。这种储存多数是在产地进行,储存操作简便易行,储存成本低,但受自然气候条件影响较大。
(2)通风库储存。通风库因储存前期温度偏高,中期又较低,一般也只适宜储晚熟苹果。储存后期,库温会逐步回升,还需每天观测记录库内温度、湿度,并经常检查苹果质量,检测果实硬度、糖度、自然损耗和病、烂情况。
(3)冷库储存。苹果适宜冷藏,在储存时最好单品种分别单库储存。苹果采摘后应在产地树下挑选、分级、装箱(筐),避免到库内分级、挑选。入冷库前应在走廊散热预冷一夜再入库。冷库储存管理主要也是加强温湿度调控。通过制冷系统经常供液、通风循环,调控库温上下幅度最好不超过1℃。冷库储存苹果,往往相对湿度偏低,所以,应注意及时人工喷水加湿,保持相对湿度在90%~95%。冷库储存元帅系苹果可到新年、春节,金冠苹果可到3~4月,国光、青香蕉、红富士等可到4~5月,质量仍较新鲜。
(4)气调储存。气调冷藏比普通冷藏能延迟储期约一倍时间,可常年储存。气调储存的苹果要求采摘后2天内完成入库过程,并及时调节库内气体成分,使氧降至5%以下,以降低其呼吸强度,控制其后熟过程。一般气调储存苹果,温度在0℃~1℃,相对湿度95%以上,调控氧在2%~4%、二氧化碳3%~5%。气调储存苹果应整库储存,整库出货,中间不便开库检查,一旦解除气调状态,应尽快调运上市供应。
2.各品种储存期
目前,早熟苹果品种不耐储存,一般采摘后立即销售或在低温下进行短期储存。中熟苹果品种储存性优于早熟品种,在常温下可存放2周左右,在冷藏条件下可储存2个月,气调储存期更长一些。但由于不宜长期储存,故中熟品种采摘后也以鲜销为主,有少量的进行短期或中期储存。晚熟苹果品种由于干物质积累较多、呼吸水平较低、乙烯发生晚且较少,因此一般具有风味好、肉质脆硬而且耐储存的特点,在常温库一般可储存3~4个月,在冷库或气调库的储存条件下,储存期可达到5~12个月。其中红富士以其品质好、耐储存而成为我国苹果产区栽培和储存的当家品种。
3.库容分布情况
2016年我国苹果可用仓库库存容量约为1100万吨,占苹果总产量的30%左右,其中入库储存量约为1000万吨,入库率达到90%。目前我国苹果采取机械冷藏方式的约占总储存量的55%,土窑洞、通风库等简易储存方式的约占总储存量的40%,气调库储存方式的约占5%。
目前苹果储存省份主要集中山东和陕西两个省份,两省的储存能力占到全国70%左右。2016年,山东储存能力约为458万吨,陕西省储存能力约为230万吨。特别近年来陕西省逐渐实施的“果蔬储存百库工程项目”,对千吨级冷藏库级别为主的储藏设施进行财政补贴,促进了该省果蔬储存能力有了很大的提升。其他主要省份的储存能力分别为:河南80万吨、甘肃70万吨、河北50万吨、山西48万吨、辽宁45万吨。
1.主要运输方式
苹果的流通是苹果产品生产与消费的桥梁,也是商品经济发展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目前苹果大约有90%以上需经中长途运输后以供消费。苹果运输有公路、水运、空运、铁路运输等,目前苹果物流以公路运输为主,其特点是:成本高、运量小、耗能大等,但灵活性强、速度快、适应地区广。主要运输工具包括普通运货卡车、冷藏汽车、冷藏拖车和平板冷藏拖车。随着高速公路的建成,冷藏集装箱拖车运输将成为今后高速公路运输的主流。
2.贸易流通方向
目前我国苹果主产地、主销地即为苹果的主要集散地,其中又以主产区的代表性最强。陕西跟山东两省苹果发展有着很强的外向型导向,作为我国苹果最为重要的两个生产及加工基地,这两个省的苹果少量在本省消费,一半以上销往全国各地。而其他主产省份的苹果则主要用于省内和周边省份的鲜果消费及加工。